Quantcast
Channel: 漱石斋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38

[转载]我打江南走过

$
0
0
原文地址:我打江南走过作者:微雨清晨

对于水乡的认识,源于戴望舒的《雨巷》,那个打着油纸伞从窄巷子青石板路走来的姑娘,如那日的雨一般,瞬间濡湿我的心。我能想象那巷子的幽深,能感受到姑娘脚步里传达的静谧,也能想象这个巷子里男女主人公眼光交会时的慌乱与羞怯。于是,心里有了一种想往,什么时候也该这样撑着伞独自彷徨在这寂寥、悠长的雨巷?

那个夏天,我来了,走在西塘的石板路上。也撑着伞,但不是遮雨的油纸伞,而是刷着黑漆的遮阳伞。那个夏天太热了,四十多度的温度。镇子是古朴的,村临水,水绕屋,拱形的曲线的桥,直线的粼粼的水,伸着臂膀拥抱着小河的柳,满足了我对水乡的形的想象,可是,我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受。虽然也看到房檐下摇着蒲扇的老人,看到正在水里濯洗的妇人,可那时的燥热还是消熔了好心境,于是带着遗憾离开。

这个金秋十月的日子,我又来了----水乡乌镇!听名字就很美好的感觉。想象中她该有乌篷船,有白墙黑瓦,有密密匝匝高高低低的临河而建的房子,有延伸到很远的蜿蜒小河……悠远诗意!

从上海乘车,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便被带到了东栅的门口,150元的东西栅的通票,含大小近十个景点。随着人流进得景区大门,梦里水乡就真的在眼前了!

只可惜东栅太喧嚣,一个个旅行社导游的喇叭声扰去了我的好情致。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屏蔽嘈杂,把眼睛透过垂柳望向对岸:“枕水人家”果然名不虚传!都是两三层的阁楼,几条青石柱子直插到水里,就擎起一座楼。楼果然是黑瓦黑窗,墙面都是木制的,年代久远也变成了黑色,偶而露出房的侧墙,才让你看到纯净的白色。几乎每座楼都会伸出一段台阶到水里,想必过去洗菜浣纱的女子就那样妖娆在水边了吧?当然,你还会看到阁楼的小窗都被两个木棒支着向外打开,不由得就想,里面会不会探出一个妙龄女子的头呢?那又必定是一幅美景了:姑娘的俏皮灵动,木楼的古朴安静,相融相称。水是绿色的,河道仅五六米的样子,但据说水很深,约摸三米,所以常有乌篷船从水面轻轻划过。

水总是让人安静,挪步走上桥,望向曲折有致的河道,心也就变得玲珑而婉约了。天阴的缘故,色彩变得简单起来,左边暗绿的树,墨绿的倒影,右边错落的房屋,隐约的白墙,青色的台阶,头顶灰色的天空,眼底灰色的倒影----构成的真是一幅写意水墨画!

只可惜东栅是没法沿着河道行走的,一座座石桥连着的是乌青两镇。随着游人走在青镇上,不经意间,就看到了紧闭的黄花梨的木门上竟赫然刻着“木心故居”四个字。这个行走在海外的集多种艺术于一身的学者竟然就生长在这么美妙的地方,难怪那么灵思飞动!因为提前没做功课,所以有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但也有了无法弥补的缺憾---未能前去由陈丹青担任馆长的木心美术馆里寻找感受。

随着人流走过百床馆,古时那讲究的雕花工艺的床,那可以四周挂幕帏的床又引人一阵遐想----休息入眠是隐密的事!

木雕馆,各种图案的木雕体现着古人的生活情趣,那边有导游打趣,说古人也是喜欢晒的,木雕的图案故事就能体现房屋主人的风格。

大染坊,白底蓝花的蜡染,正高高的擎起,如张满了的帆!站在其中拍几张照片,想象自己也穿着蜡染小袄的样子,不觉就笑了,好似也做了回江南女子。

随着人流继续往前,就到了茅盾故居。优越的家庭环境让茅盾很小就在自家的私塾里就读,稍大后,又在隔壁的立志小学读书。良好的教育,聪敏的资质,小镇生活带给他的灵感,让其终成一代文豪。茅盾故居没有轩敞的大门,也没有高门槛和气派的门当,在乌镇观前街的民居中没有一丁点的特别。而我,还是觉得文化气息淡了,虽然他家对面就是林家铺子,但比起我之后去的巴金故居,这里值得观赏玩味的东西太少!

就这样离开吧,五分钟的景区大巴,我们便被载到西栅。穿过游客中心,就有免费轮渡,眼前是一片较为开阔的水域,水边垂柳成荫,也有灰瓦白墙显现。比起东栅,这里的水更绿更深,就那么看着看着,心就被淘洗得湿漉漉明晃晃了。轮渡上的游客似乎与我有一样的感受,都安静地坐在舱内,扭身凝神望向那水、那树、那房屋。摆渡的大哥似乎也并不卖力,就那么慵懒的,一下,又一下,缓缓地把我们送往了对岸。

步入街道,这里的游人显然很少,三三两两。依稀记得导游说过西栅适合晚上看夜景,估计游人这会儿都还在东栅挤着热闹吧。

到这里,我的眼睛开始变得贪婪,手举相机再也不忍放下。苍茫的天,澄绿的水,线条明晰高低错落的房屋,硬朗的石桥,游丝般的绿柳,怎么拍都是构图极美、色彩极简的画!在这里,你不必担心有人钻进你的画面破坏了她,相反,桥上正在摆拍的俊男靓女,水边石阶上弄姿的小姐妹,如果进了镜头,更是绝美的有故事的画面。蓦然就记起了卞之琳的那首小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多么美,正举着相机的我,想必也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吧!美美与共!

索性就坐在石桥低低的护栏上,看眼前青绿的水深情地绵延远方,看灰白的楼阁房舍在水中寂静投影,看水边草、岸边柳在这里婆娑舞动……心神便好像在这水乡的上空游离了!

可我不是归客,我只是打江南路过。所以,再去青石板路上走一遭吧。路边屋舍挂满如经幡的黄色旗子,原来是为了迎接十一月在这里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特意挂上的有影响的世界名人。但是,为了追寻古意,我还是很快就视其不见了。

我又开始臆想自己是一江南女子了,身着青花瓷布袍,脚踩黑色布鞋正从街道走过……两边的店铺很配合,绝没有叫卖声,也让这小街有了种肃美的庄重,当然也让我很快入境。

可很快,我又注意到了窗前墙角的花了,还有垃圾桶上也安然摆放着花。每种花都是不张扬的小花,有的不注意还真的看不到,可他们不论花形如何,花色怎样,都开得那么精神!让我一下就有了拍摄的愿望。并忍不住发说说:不论窗前墙角,不论有无眼光停驻,都在默默开放的小小的花儿……

也因为这些让我动心的花儿,《红楼梦》的诗句也蹦出脑海了:

蘅芷阶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只不过这首诗是在咏海棠。

“也宜墙角也宜盆”,多像这些花儿啊,而后两句也多么符合困扰一些事情而愁眉不展的我呢。

乘兴而去,阑珊而归。本是那么让我动心的江南水乡啊,在你温润的怀抱里,我却像游走在小石潭边的柳宗元,原本为了埋葬一些心事,但没料到最后它还是翻涌而出,且来势凶猛。

所以,还是离开吧,不要惊扰杨柳岸那些尘封往事,让我的心一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我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因为我不是归客,我只是个过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3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