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事值得一写
[写作困惑]
少年的生活恰如那山间清溪,一路欢跳一路歌,激起浪花一朵朵;
少年的世界正像那雨后彩虹,五彩缤纷七彩霞,万里晴空展风华。
然而,记录我们这生活和世界的作文,为什么总是暗淡干瘪,少有色彩,更乏灵性?
据载,有这样一件事:
某中学在一次小学生入初中后的摸底考试中,作文题设置了这么一个情境:
一天,李子与同学林忠约好下午两点去科技馆参观。当李子要出门的时候,突然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怎么办呢?林忠家又没有电话,李子望着门外,一时陷入了矛盾之中……
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在雨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试卷交上之后,阅卷老师发现:
◇有近1/3的同学写李子与林忠不约而同地跑到学校关门窗;
◇有近1/4的同学生写李子在路上
有这样一幅对联: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 ——这人见人“唉”的作文! |
背东西(或推车),于是李子赶紧上前搀
扶着老爷爷(或老奶奶)。
如果我是那阅卷老师,也会狂晕!
【作家在线】
[作家范文]
那一束伴地莲
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种叫伴地莲的野草。
我知道伴地莲,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父亲已在遥远的江南工作,家里全靠母亲操劳,我又病了。就在那样一个雪落之后的冬天的傍晚,母亲背着我去山后的医疗社看医生。临了,医生送给母亲一截枯草,叫母亲去野地里找,拿回去洗净切碎煮水给我喝,医生说它能治我的病。
归途中升起了一轮月亮。月亮很圆,被雪地映衬得更加明亮,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看见远处雪原中静卧的村庄。
母亲背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有积雪的月夜里走。边走,她边踢开路边的雪层,寻找和她手里一样的那种春天遍地都是的叫做伴地莲的野草。因为孩子们的野火早在秋天就已烧遍,母亲收获不大。邻近村庄的时候,她又拐了个弯,绕上一段河堤。河堤离村庄较远,然而仍没有逃脱家乡习惯性的秋季烧荒的野火,这叫母亲失望,同时也加大了母亲搜索的范围。就这样,母亲终于没有防备地滑进了一段被挖开用来排水的坑里。坑很深,幸亏坑底雪厚,母亲除了一场虚惊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我不记得那时我有没有因为惊吓而嚎啕大哭,我只记得母亲正说要往上爬,竟意外发现坑壁被踢开的雪被下掩盖了一丛她急欲寻找的那种枯干的草。我记得那时母亲在明亮的月亮里止不住惊喜而连声赞叹。
这以后,很长一段日子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这药的苦味,苦不堪言。母亲便用作为口粮的山芋反复煮熬,熬成糊状,熬出更浓的糖味,拿来做我喝药后的奖励。在我童稚的记忆里,极苦之后,那一小勺山芋糊竟是此生再难以体验到的甘甜。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我常为自己记忆细节的清晰而诧异,然而母亲却证实了它的真实。那时,我的孩子正趴在她的怀里撒娇,她愣怔片刻,顺着我的提示她终于回想起来,她告诉我那时我患的是一种急症肝炎。她说,第二年秋天,怕我病犯,早在烧荒前她割了一大捆回来,拿绳束了,系在屋梁上,以作备用,只是再没有用着,直到迁来南方,老屋卖给人家也没有取下。
然而我却没有遗忘,那一束伴地莲烟熏火燎黝黑地挂在我老屋的梁上。尽管与母亲的回忆有些许出入,然而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
活着是件艰难的事,我时常这样想。生长中的许多不易处,让我越发知道,世间真正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少。于做人的困顿里偶然回顾尚能发现内心深处还有可以寄托的空间,不致全然没有了信心,这,要感谢母亲。
(作者丁丁 选作范文时有改动)
[范文启示]
选材原则
我们的文章为什么会“暗淡干瘪,少有色彩,更乏灵性”?原因就是选材陈旧单一。
怎么做?
原则:专有素材,独家经营。
即在“别人没有,只有我有”的天地里开拓,展示给人们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包括:
1.独特的生活经历。《那一束伴地莲》讲述的就是雪地里,月光下,“我”的一段苦涩又美好的回忆。“那晚雪地里的月光”会“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
2.独有的情感体验。《那一束伴地莲》抒发的就是“我”的一种独有体验:“于做人的困顿里偶然回顾尚能发现内心深处还有可以寄托的空间,不致全然没有了信心,这,要感谢母亲。”母亲有多少,母爱呈现的形式就有多少。你一定能写出自己心中独具魅力的母爱。
[木郎点拨]
选材的两个出发点
1.融入自我
即以自我的生活亲历、情感体验为基础进行选材。
只有融入自我,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2.关注时事
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里才有新思潮、新动态、新观念。
[木郎点招]
如何挖掘生活和情感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和情感体验都是唯一的,但我们很少感觉到它的独特性。
如何挖掘?
1.以小见大。
即从看似平凡的生活小事中发现非凡“闪光点”。
◇父母为孩子做的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闪烁着人间最无私的挚爱;
◇老师为学生做的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闪烁着世上最崇高的奉献。
◇每一件好事都闪烁着奉献或爱心。
2.沙里淘金。
即审视普遍现象中蕴含的深意。例如:
《那天我生日》(作者徐昀)故事梗概:
“我”14岁生日这一天,穿上了一条妈妈给的新裙子。当“我”高兴地在穿衣镜前转着圈暗自欣赏时,妈妈说这裙子是爸爸(某单位的处长)办公室的小陈阿姨送的。“我”听后很不高兴。而这时,爸爸单位的许多同事正在客厅中不断给爸爸点烟,说着一些奉承的话。“我”感到一阵深深地厌恶,于是冲进自己的房间,换上了平日穿的旧衣服,又在镜前转了一圈,竟觉得比小陈阿姨送的鹅黄色的新裙子漂亮多了……
作者借“那天我生日”发生的几个情节,表达的是对爸爸单位同事借机阿谀奉承、拉关系走门子的丑行极为不满,对社会不正之风的强烈否定。
其实,像这种事,在当今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它披着“礼节”的外衣,大行其道,败坏着社会风气,玷污着人们的心灵。然而许多人仿佛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了。徐昀同学却抓住了它,剖开其现象,展示其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反思。
3.捕“风”捉“影”。
即从人们的谈吐表情、时尚追求中捕捉信号,从生活现象、习俗变迁中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例如:
《妹妹你为什么这样胖》(作者应文文)故事梗概:
“妹妹为什么这样胖?哎——胖得好像……”——这是班里同学在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调子换了新词来调侃“我”。嗨,说起我的胖呀,“国际上属二等残废的个子,体重却令人生畏,多重呢——原谅我,这是隐私。再瞧瞧我茁壮成长的大腿,横向发展的腰肢,还有过于丰满的那个地方——臀部”,“闲静时如相扑队员,行动处如肥肉一团”,笑起来呢,则是“肥肉乱颤”……
“我”为什么会这样胖呢?原因有二。
一是“妈妈‘好心’造成的:一天四餐总怕我吃不好,什么营养液呀,补脑液呀,捏着鼻子给我灌”;二是“我”的贪心造成的:每次上学,我都要和水果们来个狠狠的吻别——大咬一口。放学后的第一个镜头:左手巧克力,右手冰淇淋,嘴里还叼着个大蛋糕”。
别看“我”这么胖,妈妈小时候可是“名副其实的林妹妹”呢。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并发出“这样的好事怎么没让我赶上”的感叹。可妈妈很生气地说:“你这叫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莫名其妙。
一天早上,“我”在操场上一边跑一边唱:“文儿……为什么……这样……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风趣地接道:“因为你赶上了好时光!”这时,“我”眼前一亮,得到启示:“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全文抓住“妹妹为什么这样胖”来找原因,从而赞美了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衣食富足的生活。因为无论妈妈的“好心”,还是“我”的“贪心”,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物质达到极大的丰富,而这恰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作者从小处着笔,反映了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高唱了一曲时代赞歌。
[失误警示]
选材注意事项
1.不要套用抄袭
我们都读过不少优秀作文,我们要学习人家的写作手法,借鉴人家的写作经验,但不能套用人家的故事、抄袭人家的内容、照搬人家的情感。
2.不要胡编滥造
假的真不了,它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如何能打动读者?
【佳作验招】
[上榜佳作]
感悟父爱
郁闷的最后一节课,伴随着老师的语声 两个“郁闷”使
不绝和空中的雷声不断,郁闷地进行着。引 文章一开始笼罩了一
颈望望窗外,飘泼大雨正无情地摧残着大地, 种低沉的情感基调。
耳畔响起了同学的小声议论。他们害怕大雨。 “他们害怕下雨”,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如坐针毡。 “我”呢?这似乎透
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黑色的轿车,我很焦 出一个信息(是什么
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老师在讲台上讲 呢?悬念生。)
些什么已记不清楚,事实上是根本听不进去, “他”是谁?新
再次望望窗外,还好,他没有来。我长长地 的悬念。
舒了一口气……
致命的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 “致命”是夸张
般地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帘中。雨 的说法。
水迅速地从头顶直浇身上,但我暗自庆幸, 让悬念继续“悬”
庆幸他没有来。 着,读者你我能不赶
回头看看校门口,同学们一个个钻进温 紧“念”下去?
暖宽敞的小车里,马达的声音渐渐地盖过了
我的思绪…… “思绪”一出,
“儿子!”熟悉的声音像炸雷一样把我从 看来悬念该揭开了。
“梦”中惊醒。不,不要是他!可是,他就 一段独特的心路
站在我身旁,撑着一把旧雨伞,扶着一辆老 历程,一种独有的感
爷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 情洗礼。写来激情奔
漫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 涌,读来共鸣频响。
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爸爸来迟了,对不 文章选取父亲雨
起,快带上伞,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说。 中送伞的平凡小事,
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 以“我”的思想感情
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 的变化为线索,生动
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 地描写了“我”由担
的烧痛……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 心父亲出现,到怨恨
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 父亲出现,最后感悟
“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 到浓浓的父爱深情,
说完,就跨上车,伴着“吱嘎,吱嘎”的声 一气呵成,细腻中见
音消失在雨帘中。 真挚,平实中显伟大。
蓦的,一股热流涌上我的心头,泪水迷 相信你也有类似
糊了两眼,他是我的父亲啊!寒酸改变不了 的“专有素材”,希
父子情啊! 望你把它们“经营”
我飞步上前追去…… (一考生) 好。
[满分作文]
状元凉粉
城东石板桥下有一家凉粉店:状元凉粉店。听说,店主的儿子五年前成了本城的高考状元,状元凉粉就此得名。城里人都想讨个好彩头,听说,那儿的生意很火。
一切只是听说而已,凉粉对于我这个农村穷学生来讲真是一种奢侈品,既吃不饱,又贵。
可今天,我却坐在状元凉粉店里,准备尝尝这种“珍馐”;另外……我叹了口气:“唉,真倒霉,前天买参考书,贪便宜在街边小摊上买,黑灯黑火的,找了张20元假钞给我。”
“小伙子,凉粉来啦,吃吧!”店主将满满一大碗凉粉端到我面前。
说真的,这东西又白又滑,爽口宜人,还真好吃,真想天天吃个够。
“上学呢?”店主掇了条板凳坐下来。这时我才抬头打量了她,四五十岁,皮肤很黑,脖子上,手臂上都是些热毒疹。
“嗯,初三了!”这时,我又想起了兜中的那张假币,今天可要将你出手了! “快要中考了,要注意加点营养,可别亏待自己呀。”店主的话使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每次来看我,都会将家里老母鸡生的那几个蛋塞给我,而我知道,为了本人在城里上学,家里一年沾不到十趟腥……“那我就更不能让这钱留在兜里!”
“当家的,水开了!”店主被伙计喊到一旁打凉粉去了。我出于好奇,跑去看。只见一锅滚烫的热水向一个瓷缸里一冲,店主操起一根两指粗的木棍,插进瓷缸中的透明状胶体内,使劲搅拌,沸腾的水早已化成水汽,直扑店主,店主的手臂上顿时烫得通红……
我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想起在农村打铁的父亲,他也在灼热的环境下辛劳,为我挣来一分一分的学费……
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将这20元假钞用掉,使这位店主蒙受损失?不用吧,自己下半个月的日子可就难过了;用吧,抛给这位与我父母一样劳苦的店主,让她的状元儿子少掉20元生活费,我也于心不忍。
怎么办?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
终于,我咬咬牙,掏出身上仅剩的5元真币,“阿姨,给您钱!”“傻孩子,没看见墙上贴的‘初三学生免费’的字条吗?下回再来,我给你炒两菜。”
回校后,我就把那假币撕掉。
为了店主的真诚,为了我的父母,为了自己,这次选择,值!(一考生)
[点评]
本文从小处落笔大处着眼,通过一件生活小事来体现“我”的心灵的选择。
作者的目光异常敏感,善于发现动人心弦的细节:假如没有对于店主手臂上那些热毒疹的发现,没有对于凉粉制作艰辛过程的描写,那么文章触及灵魂的力量就将丧失许多。
启示:
1.琐屑小事,俯拾即是,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皆可作为写作的素材。
2.我们要学会用心灵的眼睛去洞察事物和现象的细微之处,挖掘其蕴含的情感和深意。
3.小题材反映大主题,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美文清赏]
掌 声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果然,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班上最活泼的女生王娜娜边站起来边喊道。
我一下子惊呆了,脑子一片空白——原来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近10年来从未出现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的,我的心情总是清清爽爽。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怒发冲冠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了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现真诚,但收效甚微,很多学生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许多学生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我趁热打铁,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详细介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
我说完了,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长长地在我脑海中回响。
我潇洒地在“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让他站了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活泼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学生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十分欣慰!
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响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佚名)
[面批作文]
忘不了那双眼睛
这里是城市的中心地段,打扮时尚的男男女女连同繁忙的车辆共同穿梭在这繁华的大街上。
带着轻松的心情,我走在这儿,聆听着都市的喧闹,欣赏着都市的繁华。(“繁忙”、“穿梭” 与“我”的“轻松” 放在一起,引起我们思考:是这“繁忙”让“打扮时尚的男男女女”淡去了对弱势的同情、对人性的关注?)猛然间,一声哀号震住了我的心,出于好奇,我随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张望,在一个黑暗的角落,我看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在动。那是什么?我在心中问道,于是走上前去。你根本不会想到,那竟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一点也不具有一个正常人的条件:只能发出声音不能说话,手和腿完全畸形,显然失去了正常的劳动能力。(描写有失概念化,如能具体写出失语和畸形的情形,会更加引起读者共鸣。)在他的面前,有一个孤零零的钱盘子。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本能地想转移视线,却无奈地恰好与他的视线相逢。(真实的内心活动。也揭示了当下普遍存在的情感冷漠现象。)这是一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在黑暗中,那双眼睛显得格外明亮,似乎是黑暗中的一盏小灯,并吸引
了我。他虽然说不了话,但他想要说的东西却清清楚楚写在了眼睛里,我想我可以读懂。在他那双眼睛里,我读到了他凄惨的生活,期盼的心声,绝望的心境。他这双眼睛里装了多少东西!(眼睛的交流这个情节写得很感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睛揭示内心情感,也完成了“我”对弱势群体的观念转变。)他把他所不能倾诉的,不能记录的伤悲与苦难一一通过他对人生的理解,对世道的思考流露在了眼睛里,还流露了他的理想——能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这双眼睛对他来说无比重要,它代替了一张嘴、一双手。他的双眼仿佛又在责备、怨恨过路人的冷漠。(借乞丐的眼睛反映“我”的内心世界。)
霓虹灯下,大都市中,他只能倚着墙,躲在又黑又脏的角落或横卧在路边,只能任凭路人在他身旁视若无睹地走过。多少冷漠无情的路人都带着钱包而来,而这些钱却只能和他们一样永远冷冰冰,毫无生机与体温。无数的人们啊,当你们走在这样的街上,请多留意那些蜷缩在角落需要关怀的人们吧!(由“我”及人,令每一个读者思考。)他们的眼睛会告诉你们一切,会唤起你们的同情心。(吹尽黄沙始见金,揭开“视若无睹地走过”现象,我们看到的是“冷冰冰”的体温和缺失的“同情心”。)
我站在那儿,沉思了许久,这才回过神,我向他面前的盘子里放了5元钱,然后无奈地离开了。(“无奈”二字倒像落入我们麻木的情感世界的一枚石子。)
眼前,仿佛还是那双眼在闪闪发亮……(回扣题目“难忘”二字,又词短意长,耐人寻味。)
【班门弄斧】
1.下列哪些材料能表现“母爱”这个主题?
(1)我在学校长疮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4)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
(5)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答:可选
2.你准备选取什么材料来完成下面的作文?
坚持是什么?坚持是人生的希望,在滴水如冰的严冬,坚持春天的渴望;在漆黑如墨的风雨之夜,坚持心中的太阳;在人生的航程里,坚持是固守心中惟一目标而不改初衷。坚持,为人生创造了生命中的奇迹。请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答:从题目材料分析,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选材:
(1)希望不灭,就是坚持;
从这个角度,我选定的素材是 。
(2)目标不变,就是坚持;
从这个角度,我选定的素材是 。
(3)坚持能使生命辉煌。
从这个角度,我选定的素材是 。
3.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写成文章。
(1)题目:为自己喝彩
(2)题目:那次,我
(3)话题:台阶
(4)话题:窗口
(5)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许多看似平凡实际不平凡、看似琐屑却蕴含生活哲理的小事,请你以《一件小事》为题,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作文一篇。